七旬老人肺结节拖成5厘米肿瘤!如何面对肺癌?听听医学大咖们的“肺腑箴言”
当越来越多人在体检报告中看到 “肺部阴影”,焦虑与困惑便随之而来,还有一些人因恐惧活检而延误病情。11月18日,共潮抗癌科普智库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周建娅做客浙江大健康名医直播间,围绕真实病例,分享肺癌诊断相关知识。
当越来越多人在体检报告中看到 “肺部阴影”,焦虑与困惑便随之而来,还有一些人因恐惧活检而延误病情。11月18日,共潮抗癌科普智库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周建娅做客浙江大健康名医直播间,围绕真实病例,分享肺癌诊断相关知识。
你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什么?是立刻起床?还是拿起手机刷一会短视频?晚上睡前,你是否常常拖到很晚才关灯,边打哈欠边看手机?这些看似普通的小习惯,其实正在悄悄影响你的肺部健康。肺癌,这个听起来遥远又沉重的词,可能就藏在这些日常细节中。
肺癌,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近年来,肺腺癌的发病率正在悄然逆袭,成为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尤其令人警觉的是,它越来越“青睐”非吸烟者,甚至是年轻女性。
病人是早上来的,五十六岁,男性,咳嗽了三个月,一直以为是老毛病,拖拖就好。拍完CT,我看着片子愣了几秒钟——左肺上叶一个实性结节,大小已经超过3厘米,边缘毛刺、胸膜牵拉、血管集束,典型的周围型肺癌表现。
“你最近是不是老咳嗽?怎么声音听着也有点哑?”办公室同事一句提醒,老刘才意识到,自己这咳嗽已经断断续续两个多月了。起初他以为是感冒、嗓子发炎,买了点药对付一下。直到一次单位体检,CT显示肺部有阴影,医生建议进一步检查,才发现是早期肺癌。
ALK-TKI相关研究迈向新阶段。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约3%-7%的病例携带ALK基因融合[1]。针对这一分子靶点开发的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LK-TKI)显著改变了ALK阳性晚期NSCLC的治疗格局,随后问世的第二代和第三代ALK-TKI在疗
肺癌并不一定出现在你认为“该得病”的人身上。很多人以为,只要不吸烟,就不会得肺癌;只要身体没不适,就没有问题;只要年轻,就有本钱熬夜、吃烧烤、深夜通宵工作。
肺癌,早期不疼不痒,甚至没个像样的“主角症状”,就像反派里最难察觉的那种。它不是刀伤,不像胃病,也不是一咳血就能立马警觉的存在。很多人都以为肺癌来得突然,其实它只是悄悄在你身体里住了半年,只是你没发现。
正值国际肺癌关注月,致未来的自己 ——“ 肺癌关注月 ” 主题活动在昆明温情揭幕。本次活动以患者故事播映、专家讲述、圆桌讨论等形式,依托真实故事与专业声音,向公众展现肺癌患者在家人与医生的支持下的坚韧与勇敢,以及医者的温情与专业支持。同时,通过科普宣传,进一步
更扎心的是,很多人都在真出现症状之前的半年,错过了最容易察觉的那一段时间。那段时间,身体其实已经开始“报警”了,只是我们没当回事。那7个信号,说起来都不像什么大事,但组合起来,却足以让医生警觉。
实力演员的成长之路,往往交织着荣耀与波折。胡歌作为陪伴一代人成长的仙侠剧标杆人物,凭借多个经典角色深入人心,却也历经车祸重创、母亲离世的人生低谷。两年前,他官宣结婚生子,事业爱情双丰收的幸福模样让粉丝欣慰,却不料被恶意剪辑传出 “肺癌住院” 的谣言。近日,胡歌
“三月”把工牌扔进抽屉那天,南航的排班表上还有她的名字。3 万月薪、国际航线、五险一金,像一排亮闪闪的登机灯,她一键关机,全部熄灭。 原因只有七个字:妈妈肺腺癌晚期。
昨天晚上丈夫跟我说起中秋节二姑家的儿媳去世的事情,我还感慨颇多。才三十来岁的小媳妇,因为肺癌,说没就没有了,很是可惜!
对癌症患者而言,2025年10月无疑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月份。在这个月,国家药监局批准了多款创新抗肿瘤药物上市,为晚期乳腺癌、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2025年11月全球肺癌关注月之际,支修益教授在昆明接受专访时指出:我国肺癌防控虽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仍面临“防筛脱节、诊疗失范、AI滥用”三大挑战。他特别提醒:“早期肺癌漏诊率下降值得欣喜,但肺结节过度手术率过高的现实更值得警惕!”
你有没有见过那种人,年过六旬,气色红润,走起路来比年轻人还利索,爬山不喘,打牌不输,仿佛岁月在他们身上拐了弯?更让人羡慕的是,体检单子上干干净净——肺部健康得像没吸过一口雾霾。
滇池之畔,智慧激荡;云岭之下,共识凝聚。2025年11月8日,由中国抗癌协会指导,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肺癌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及中国抗癌协会小细胞肺癌专委会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暨整合肺癌大会”在春城昆明隆重启幕。大会聚焦肺癌整合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于2025年11月6日发布了最新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实践指南Version1.2026》,相较于2025年第8版进行了多项重要更新。新版指南在生物标志物检测领域实现“颠覆性”更新——从术语定义到检测范围,从技术路径
「IF 20.8」肺癌免疫新机制!CCR8+Treg 靶向疗法如何突破 PD1 耐药?
“做了肺癌手术,是不是就只能躺着等‘那一天’了?”在门诊,听到这样的问题,并不少见。肺癌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复发风险、心理状态,常常比手术本身更让患者和家属焦虑。